心理誌 PsychoLife:第50期秋季號-3:從專業培訓看臨床心理師在長期照顧的角色
次閱讀
作者/陳靖 臨床心理師
邀稿:蒙宛筠
校稿:蒙宛筠、饒家榮
臨床心理師目前在長照體系下負責什麼樣的工作?
臨心師在長照體系下究竟能做什麼?兩年前我在拜會高雄市長照科科長時被問了這個問題,因過去從事失智症研究到醫院第一線服務,自己從未質疑臨心師在長照領域的功能與角色,但突然被這麼一問之後,發現大家可能普遍不清楚臨心師在長照的角色,因此我試著整理了手邊的資料。依目前長照政策,可以分有下列兩種服務:
2、居家失能照顧評估:顧名思義為「到宅服務」,以高雄市為例,臨心師主要針對長者的困擾行為做評估,指的是長者若有認知、情緒方面的問題造成照顧者困擾時,照顧者透過長照專員評估需求後,就會轉介給各地方公會的臨心師,臨心師就會到宅評估長者或照顧者需要使用多少的資源做介入或直接提供心理服務。目前服務的對象大多為年長、行動不便或因身體疼痛而不願出門就醫的長者,臨心師服務內容有情緒支持及陪伴、認知調整、失落情緒再接納、家屬衛教等。
臨床心理師們目前在長照場域上面臨什麼樣的議題呢?
臨床心理師跨入長照服務的時間較晚,在民國105年時,臨心師全聯會調查取得Level I資格的臨心師相當稀少,竟不足30位,經過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前任及現任理事長的支持下,積極爭取補助籌辦長照課程訓練,才讓符合資格的臨床心理師增長近了近10倍。(圖2)民國107年時,終於將臨床心理師的專業正式納入長照專業服務手冊中,正式成為長照專業團隊中的一支。
因此想發展長照領域的臨床心理師會遇到的困境可能有(圖3)
1、人力不足:全國具臨床心理師證照的人數中取得長照資格的僅有近幾百位,面對長照領域的龐大需求,目前的人力難以負荷。為了能提高臨心師的能見度,高雄市臨心師公會連結其他職類(物理與職能)擬定合作意向書,透過其他職類的轉介下,讓更多人看見臨心師能提供的專業能力,此外更希望能透過跨團隊合作模式,為長者提供全人的心理照護品質。
2、調度困難:多數的臨心師均在醫院機構內服務,有長照興趣的臨心師容易被各自機構困住,有工作彈性的行動臨心師又未必對長照領域感興趣,因此產生了供需不平衡的現象,造成長照專員轉介個案時偶有派不出去之困境,以高雄市為例,在公會幹事的多次努力媒合與臨心師的熱情支援下,可降低這樣的困境。
3、付出與收獲的落差:目前的長照制度下,每一個單位提供1小時/次,最多為3次,服務費約為4500元(不補助交通費),與心理治療自費市場的收費效益產生落差,因此降低了臨心師投入長照的意願程度。
長照體系的臨床心理師有哪些相關的培訓課程可以參考?
衛生福利部在106年,公佈審核通過的「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及「師資名單」共107案(註1),其中有三案是由臨床心理師研發(註2)每一案的師資與指導員皆需接受訓練並取得資格後才能成為正式授課人員。若以一據點一臨心師的市佔率去計算,可清楚發現師資及需求比例有顯著的落差,同時又受到衛福部停辦培訓課程的關係,使得培訓師資的進度停滯不前。高雄市臨心師公會曾辦理有關「困擾行為服務」的培訓課程,獲得許多單位的廣大迴響,顯示長照的專業訓練有其需求存在。
給想加入長照體系服務的臨床心理師們的建議
四年前不明白取得Level I資格的意義,直到四年後才知道,需要取得Level I及II資格的人才能提供居家失能服務,目前還有許多長照課程或資格培訓的課程正在開課中,如Level III或長照人員執照等,建議至少先取得資格後,才有機會去選擇,而不是等著被別人決定或選擇。
註1「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及「師資名單」
作者: 陳靖 臨床心理師
學歷: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師 碩士
現職:
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 臨床心理師
兼任: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 理事
台灣腦心智發展與心理復健學會 秘書長
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理事長
高雄市衛生局心理健康促進會 委員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饒家榮 編輯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