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知活動訊息: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繼續教育課程新興心理健康介入型式—遠距心理治療與諮商工作坊
次閱讀
學員將從本工作坊學習到:
- 臺灣通訊心理諮商法規。
- 通訊心理諮商如何建立個別會談結構,以及團體進行結構。
- 通訊心理諮商在歷程與內容中,如何加入療效元素,如信任感、安全感、凝聚力。
- 增進通訊心理諮商實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
本工作坊共計六小時,包括三個主題,每一主題2小時,包含演講、對談和演練:
主題一 | 通訊心理諮商法規實務 |
☆通訊心理諮商法規緣起 ☆通訊心理諮商法規內容 ☆通訊心理諮商法規限制 | |
主題二 | 個別通訊心理諮商實務 |
☆通訊心理實務工作之指引 ☆個別通訊心理諮商的臨床議題 ☆個別通訊心理諮商的倫理知能 | |
主題三 | 團體通訊心理諮商實務 |
☆如何進行團體通訊心理諮商 ☆透過視訊介面如何促進團體成員互動 ☆如何帶入團體療效元素 ☆團體通訊心理諮商的「撇步」 |
曾光佩 臨床心理師
現任振芝心身醫學診所兼任臨床心理師,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班。曾專職服務於精神專科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臺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師)、綜合醫院(衛生署新竹醫院/馬偕醫院臨床心理師)和大專院校(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大學兼任輔導老師),後進入心理衛生行政單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心理衛生科科長兼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組長)協助心理衛生政策規劃與實施,落實心理衛生從社區至醫療系統之三級預防。退休後進入社區提供直接臨床心理介入。
周嘉瑛 博士/臨床心理師
現任美國舊金山慈心焦點治療中心(Center for Compassion-Focused Therapies)心理治療所所長。2008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碩士班,同年取得台灣心理師執照,2014年取得倫敦學院大學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2018年取得美國加州心理師執照。周博士對囤積症的研究和臨床專長奠定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博士後訓練(2014-17)。她所創設以囤積症為專門的心理治療所,著重臨床工作和研究的結合。目前研究興趣在於囤積症與情緒調節、自我態度及創傷的關聯,以及慈心焦點治療對囤積症的療效。
蘇逸人 博士/臨床心理師
現任長庚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繼續教育小組召集人。曾任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災難與創傷心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至賓州大學焦慮症治療與研究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與臨床訓練。自九二一起投入重大事件與災難的心理協助,舉辦災難心理衛生、心理急救及創傷心理治療等講座及工作坊逾八十場。學術專長為災難創傷心理學與成人臨床心理學,近期研究關注燒傷、政治暴力、新冠疫情及童年苛待的長期身心影響,發表國際期刊論文多篇。
陳家雯 臨床心理師
現任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監獄臨床心理師,以及桃園市衛生局性侵害治療評估小組委員。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碩士班。過去臨床心理師工作曾服務於臺灣臺北戒治所。陳家雯亦曾擔任桃園縣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常務監事,以及臺灣心理劇學會監事。目前相關專業認證有:(1)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執照(2)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性侵害加害人治療督導」完訓認證(3)美國「治療性螺旋模式心理劇(Therapeutic Spiral Model,簡稱TSM)」認證之心理劇導演及訓練師(4)美國「心理劇、社會計量與團體心理治療考核委員會」認證之心理劇導演及暫時訓練師(5)臺灣心理劇學會認證之心理劇導演及暫時訓練師。(註:「暫時訓練師」是美國及臺灣心理劇考核委員會因應新冠疫情的作法,針對已通過訓練師筆試,但受疫情影響尚無法進行實務考試者,提供暫時訓練師認證。「暫時訓練師」具有提供訓練師時數的資格,未來須於疫情警戒解除後一年內,通過現場實務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