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第54期-4:致 懷胎生產的歲月
次閱讀
作者|陳宥筑 臨床心理師
主編|洪兆怡 臨床心理師
主編|洪兆怡 臨床心理師
校稿|李蕙君 臨床心理師
我是一名臨床心理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這次受到心理誌邀請,分享孕期至生產過程的經驗,並提供有關孕期心理調適的建議。接到邀請時,我不假思索地答應,除了想幫助孕期跟我一樣受苦的人,也想重新擁抱當時的自己。我重新檢視懷孕及生產的歷程,透過覺察、接納、整合,整理自己的內在狀態,發現這幫助我在身分轉換的過程中,比較能「輕輕放下」那段非常不容易的過程,成就一個階段性的自我。
痛苦到想人工流產的懷孕期:學習善待自己、與苦痛共處
回想孕期跟生產過程,就像一趟悲喜交錯的旅程。起初懷抱著為人母的喜悅,認真地看待自己身體的變化,那改變就像是孩子成長的印記。可惜喜悅維持不久,接著出現強烈的不適:聞到怪異的氣味就想吐、味覺變得敏感、喝水或吞嚥都感到不適。一天天吃得越來越少,水也只能勉強喝一兩口,嘗試很多方法,但仍舊對食物感到厭煩。
起初雖然擔心,但總相信可以撐過孕吐期,直到身體缺水,支撐不住一天活動所需,婦產科醫生只好轉介點滴注射。從每兩天一次到每天一次,身體出現一個個針紮傷口,從手紮到腳,紮到血管破裂,只好等復原後再繼續打。打點滴雖然能暫時舒緩身體缺水的感覺,但卻止不住反胃的苦,直到某次回診,檢查結果發現酮體失調,在醫生強烈建議下住院治療,看著點滴瓶,心想我的胃終於可以休息,心情才稍微平靜下來。
當身體調節平衡後出院,回歸到日常生活時,我又開始出現對食物的怨懟,作嘔感像海嘯來襲,一次又一次淹沒了我。每每無法控制地癱軟作嘔,心中總會頻繁地浮現「是不是該流產來停止這一切?」的念頭,但又害怕自己真的會去做而不敢說出口,只能將話梗在喉頭、讓想法停在腦中,然後鼓勵自己「再撐一下吧!」。
孕吐的日子,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時期,在身心失調的苦痛裡,我每天都想要解脫,搜尋不下百種解除痛苦的方法,但每次的嘗試都是失望,別人的好心建議,反而讓我陷入低谷而失落。對抗了無數回,才認知到原來這過程終究是「無法解脫」的,接著「放棄對抗」,不再跟痛苦拉扯,當不適感來襲,我停下手邊的工作,感受它、接納它,再讓它自由流動,慢慢消退,藉此學習接納孕期所有不舒服。我比平常更善待自己,聆聽身體給我的訊息,放慢生活步調,想休息就稍作停留,隨手寫下當日的心情跟勉勵自己的話,讓自己過好每分每秒,不再刻意要「消除痛苦」,而是學習跟苦痛共處,這種感覺就像握緊的手很痛,鬆開手反而可以獲得片刻寧靜,也才慢慢走過那段無法呼吸的日子。
培養神隊友,化解生產期焦慮
如果要比較孕期跟產期,產期對我而言充滿未知,未知包含了期待,也容易伴隨焦慮與恐懼。有些人認為不要去探究未知,擔心知道得越多會越恐懼,但我相信,若想有效緩解焦慮,正確的衛教知識跟安全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建議準媽媽們,產前可以準備好相關資料,越了解產程的風險跟應變方法,就越能減少對未知的焦慮與恐懼。
我在產前跟先生討論產期的期待與處理方式,兩人也一起學習拉梅茲呼吸,清楚告知先生哪些行為可以讓我安心,讓「他」的出現跟陪伴,作為穩住我心情的重要支持。生產當下的信任感非常重要,把自己交給醫生跟先生,配合醫生的囑咐,穩住呼吸氣息,搭配規律的痛感,帶著對孩子的期待跟愛,用盡全力讓孩子來到這個世上。
生產當下,痛苦與愛並存著。生產完疲憊的你會覺得全身痠痛、傷口疼痛,但請給自己一點信心,產後的傷口會慢慢復原,所有疼痛會漸漸改善,生產的旅程也會畫下句點,接踵而來的則是教養的議題。
穩定自己的情緒,讓人更有效面對育兒風暴
許多媽媽經歷懷孕、生產、育兒後,大概都有種心聲:「如果可以選擇,真想把孩子塞回肚子裡!」,網路文章形容新生兒,就像一個全新待機的產品,沒有說明書、無法溝通、待機極短、需購置大量配件,而且無法退貨,這段話實在貼切到讓人想落淚啊!
產婦生了孩子,瞬間升格為媽媽─但沒有人天生知道怎麼當媽,多數人是在成為媽媽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媽媽。面對新生兒,累,是一定會的!辛苦,也從沒停過!只有「愛」跟「包容」,愛自己,也愛孩子;包容自己,也包容孩子。把自己照顧好,孩子才能過得好。
隨著孩子長大,教養議題也會越來越複雜。孩子的發展歷程,就是一段重複犯錯學習的過程,大腦的衝動控制能力也尚未完熟,只能依賴父母的教導。偏偏對父母而言,很容易因為自身情緒被挑起,而錯誤解讀孩子的行為是挑釁、故意、頑劣,忽略了孩子行為背後真正需求,也許是渴望被關注、被愛,甚至是更深層的「歸屬感」與「價值感」。教養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因為每位父母在教養中都有自己的議題與情緒,所以,幫助孩子的源頭,就是穩定自己的情緒。
我是臨床心理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走過懷孕、生產,目前在教養的這條路上,即使我有專業的心理照護背景,依舊會感到挫折、沮喪。在我情緒低潮時,放慢所有生活步調,接納自己的不足,學習與苦痛共處,並用初心看待一切,相信未來的生活會逐漸好轉。如果你也走在這條路上,你並不孤單!因為我也正在這條路上緩步慢行。
====================================================
§ 採訪介紹
作者|陳宥筑 臨床心理師
作者|陳宥筑 臨床心理師
現職|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精神醫療中心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 行為醫學研究所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辜煒焉 編輯委員
出版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
FB粉絲專頁 |【心理誌Psych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