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第52期-5:白目自私又情緒化的天才?談談亞斯伯格症的汙名化標籤

作者:info 於 2019-11-27
30938
次閱讀
撰文│黃承瑾臨床心理師
邀稿│黃敏怡
校稿│黃敏怡、沈枚萱
您身邊是否也有幾個像這樣的人?
  • 總是不太會看人臉色,理所當然地講出讓人捏一把冷汗擔心他被揍的話。
  • 常聽不懂別人的挖苦或是笑梗,在大家哄堂大笑時顯得一臉狐疑。
  • 做事總在一些旁人看來無關緊要的部分,堅持照著他獨特的方式進行,即使費時費力仍不願妥協退讓。


過去大部份的人大概只覺得這些人古怪又難搞,不會認為這些人有什麼困難需要專業協助,然這幾年受到政治公眾人物及影視媒體(如:美國影集《The Big Bang Theory》中的主角Sheldon)高曝光度的影響,亞斯伯格症(Asperger’s Syndrome)的媒體能見度大幅提高,也讓許多在社交互動及人際溝通有困難的兒童、青少年甚至成人,開始接受醫療的診斷及協助。
在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亞斯伯格症已與其他相關診斷被統一歸類至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中,新版準則以社交溝通及互動缺損侷限反覆的行為及興趣做為兩大核心診斷特質,並以需要支援的程度來區分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過往被診斷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人,現在可能會被診斷為嚴重程度較低之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被樣板標籤化的亞斯伯格症
  然而,即便亞斯伯格症這個名稱越來越廣為人知,大眾對這類社交困難者的了解似乎卻侷限於較為簡化的樣板形象。例如:認為亞斯伯格症患者個個智能天賦異稟,或是認為他們天生白目又自私,容易為了小事就發脾氣,而且一輩子都無法改變。但這些樣板形象真的能夠代表亞斯伯格症患者的真實樣貌嗎?
首先,亞斯伯格症患者真的都「白目而且自私」嗎?亞斯伯格症患者確實常未顧及場合及對象就直率發言,且表達內容多僅考量自身立場。然而對亞斯伯格症患者來說,他們多數時候不是「刻意」如此,而是對他們而言,要注意到他人臉色及團體氣氛,並在他人不明說的狀況下去推斷他人的想法及需求是較為困難,需要額外地專注、觀察與推論。但其實,一些能力較好、年紀較長或接受過訓練的亞斯伯格症患者,在理解及認同自身行為會對他人造成不快後,通常是願意嘗試調整或克制自己的行為,甚至願意去滿足自己所重視的人所提出的需求的。
再者,亞斯伯格症患者真的都很「情緒化」嗎?亞斯伯格症患者貌似突如其來的激烈情緒反應,其實常與他們對於感官刺激不尋常的知覺(例:過度敏感)以及人際壓力有關。他們常因自身獨特的思考模式以及對細節的堅持,而容易有身邊的人都在刻意跟自己作對的錯覺,再加上他們對自身情緒覺察能力較弱,少能及時採取行動來緩和不斷升高的情緒張力。在上述各種因素交織下才導致情緒爆發,並非他們天生喜歡亂發脾氣。
最後,亞斯伯格症患者真的都是「天才」嗎?受部分公眾人物的形象影響,有些人會將亞斯伯格症與「天才」畫上等號。亞斯伯格症患者對於邏輯及規則的看重,以及對特定興趣或活動所展現的高度專注力,常使得他們能夠在特定領域的知識及技能上有突出的表現,但這狀況其實並非絕對,也有不少患者受限於較為僵化的思考模式,而難以累積及類化學習成果。另外,雖有部分亞斯伯格症患者擁有優異的智商,但多數的亞斯伯格症患者智商表現其實都落於常態範圍,與一般人無異,若誤以為所有亞斯伯格症患者皆是天才,而對他們在學業及工作表現上有偏誤的期待,反而可能會對他們造成額外的壓力。
以尊重理解取代標籤化
總結來說,對亞斯伯格症患者貼上「自私」、「情緒化」、「天才」這些標籤,其實都有失公允,醫療診斷的首要目的是為了讓有需要幫助的人能夠被正確認識,並獲得適切的協助,而非被標籤化,陷入更不利的社會處境中。
有鑒於此,聯合國於2007年將每年的4月2日訂為「世界關懷自閉症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透過在世界各地舉辦活動,期許提高大眾對自閉症類群障礙的認識,尊重和理解他們在思考和行為上的特質,進而幫助他們參與及融入社會生活,發揮他們應有的潛能。
回到文章最初所問您的問題,若您身邊真的有具備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懇請您試著放下既有的標籤,以更開放及包容的態度與他們互動,或許您會發現,他們跟您原本所想的其實不太一樣,而能夠開始欣賞他們坦率真誠、專心致志的模樣。

黃承謹臨床心理師

作者│黃承瑾  臨床心理師
現職│為恭紀念醫院  臨床心理師
學歷│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碩士


本篇Blogger版面編輯| 辜煒焉 編輯委員
編輯 | 出版發行委員會
聯絡 | 臨床心理師全國聯合會信箱 service@atcp.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