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第52期-4:你,看起來不像精神病人

作者:info 於 2019-11-27
3047
次閱讀

Photo by Randy Jacob on Unsplash
撰文 | 李維庭 臨床心理師

精神科病房的印象
-覺得很警戒,深怕有人從背後襲擊 

      不少人跟我說,當他第一次參訪精神科病房時,整個人相當警戒,深怕有人會從背後襲擊自己,因而感到很緊張,直到走出病房,才覺得自己安全而可以放鬆。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覺呢?仔細想想,或是詢問前來參訪的人,就會發現這些緊張的感受,大多來自於對精神病人的想像。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病人的想像,有許多來自成長過程中所聽聞的,對精神病的描述,這些描述無論是媒體報導的,或是周遭親友談論的,似乎都在傳達「精神病人是可怕的,行為不可預測,隨時可能傷害別人或自己,無法被理解」的樣貌。
      殊不知這些描述的起點,本身就有著「以偏概全、過度類化」的認知偏誤,只擷取了在少數特定狀況下,對精神病人片面行為的主觀描述,無法洞悉精神病人的整體客觀樣貌。身為社會大眾的我們,以為這就是精神病人的表現,將這些描述收錄在我們記憶庫中,形成「刻板印象」,也造成社會大眾對「精神病人」的負面標籤,污名化由此而生,導致許多人首次參訪精神科病房時,感到恐懼與警戒。 

你看起來不像有精神病的樣子
-個別差異大,不容易簡化成典型的樣子。

      文雄在一次搭長途客運的場合中,和剛認識的鄰座聊起天來,談到近來很受歡迎的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討論到精神病的話題。文雄提及劇中寫實的一面以及不足的部份,對方大讚他對精神病的瞭解十分深入,文雄後來向對方表示,他其實是一位精神病人,目前在社區復健中心復健,對方略感訝異地說「你看起來不像有精神病的樣子﹗」,文雄雖然感到高興,但同時也覺得難過。高興的是,他終於給人像個「正常人」的感覺;難過的是,社會上對精神病患者,仍有所謂「精神病的樣子」的刻板印象。
      「精神病的樣子」到底是什麼樣子?是像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應思聰」一般,腦中充滿幻聽、一個人關在房間裡、有著獨特的執著,或是吃藥後受副作用影響,口齒不清、無法安坐、反應變慢…等,還是另有其他?服務於精神醫療的醫事人員都知道,精神疾病有各種階段,各種樣態,也有不同類型,個別差異很大,很難簡化成一個典型的樣子。但會住院的病人,大部份是「精神病」的患者,而非「精神官能症」的患者,「精神病」患者以思覺失調為大宗,亦有少數的躁鬱症患者,會在發病時期進入精神病的狀態。
      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多半不知道自己已經生病,在感官知覺上產生變異,嚴重時有幻覺,病人常無法分辨是幻覺還是現實,幻覺在五種感官上都可能出現,但大多以一種為主,其中聽幻覺最為常見,視幻覺為次之;思考上,則往往會堅信沒有事實根據的事情,比如覺得某些人要毒害他,這種堅信並非來自邏輯的推論,倒像是一種直覺的相信;有的患者行為上開始出現混亂,比如日夜顛倒、怪異行為;人際的型態也開始改變,變得較為退縮、無法再和人有效溝通;情緒上亦有偏離常態的起伏變化。以上的說明,只是大略地描述精神病症發展的情況,但這並非精神病人的整體。 

與真實世界的連結產生混亂
-就像是一個孤兒,得靠自己奮鬥。

      若我們從「精神病人」為主體的角度,試著來做客觀的描述,以思覺失調症患者來說,會發現最大的問題之一,在於患者與自身所處生活世界的人際溝通出現裂縫。比如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幻聽發生時,他聽到有人罵他「白目﹗去死﹗」,因為無法分辨幻覺與真實,他認為別人都聽得到,但旁人卻若無其事,他心想這些人是怎麼了?回頭尋找聲音的來源,卻找不到,於是對著可能的聲音來源大聲罵「幹﹗」(被別人描述為自言自語),此時卻遭旁人側目,路人一副驚慌不解的表情,患者也困惑了,嘗試著想向他周遭的親友說明他的真實感覺,比如他聽到自己遭人辱罵,以及一個秘密集團是如何想要加害於他,然而周遭的親友在此時卻都回他說「這沒有的事﹗你不要亂想?你是不是太累了?」,遭親友否定自己的感覺時,到底親友是否真的可信?親友變成患者另外要應付的對象,因為親友根本不承認他的感受及想法,根本無法幫他。演變到後來,當患者不再對外溝通,從與他人連結的世界中掉了出來,就像是一個孤兒,得靠自己奮鬥。
      若我們知道患者必須面對兩個知覺系統,一個是我們共同認證的,另一個是只有他自己感受到的(幻覺系統,但對患者來說兩者一樣真實),卻苦於無法分辨。那麼面對患者訴說他真實而恐怖的經驗時,第一步該要做的是聽他說而不是否認他,我們可以先同理他情緒的說:「你感受到的,真的是很令人困擾﹗」,後面進一步表達,有些狀況是自己無法感受到的,會尋求瞭解這些情況的專家來看看是怎麼回事,才不致於讓患者往「孤兒」的方向走去。
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2期-4


試著與患者的知覺系統接軌
-包容思覺失調的現象

      我們再返回前述污名化的議題,可以發現,污名化的現象來自於對病人行為片段描述的累積傳播,這些描述並非反應精神病人真實整體狀況,而是可能是社會大眾對於無法理解的精神病性行為所投射出來的想像。從患者的角度來說,患者才是先被社會大眾遺棄的「孤兒」,若在他生病之初,社會與親友的友善回應,試著與患者的雙知覺系統接軌,包容思覺失調的現象,不致於讓患者感到孤單,也可減低社會大眾對精神病人的負面想像。或許您在首次參訪精神病院時,能用好奇與同理,取代緊張與警戒。

-------------------------作者介紹-----------------------

李維庭臨床心理師
李維庭

現職 | 衛福部八里療養院 臨床心理科主任/臨床心理師
證號 | 心理字第000001號
學歷 | 台大心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 | 
文化大學、台灣大學兼任心理諮商老師
爽報「拼工作」、「談戀愛」專欄約詢專家
金管會「員工協助方案」(EAP)心理師
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中心 「員工協助方案」(EAP)心理師
衞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員工協助方案」(EAP)心理師

邀稿:李蕙君
校稿:李蕙君、饒家榮
版面編輯:饒家榮

編輯團隊 | 出版發行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