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誌 PsychoLife:第52期-3:憂鬱症患者淺談治療的心路歷程‒「接受」原來比你想像中的困難!
次閱讀
受訪 | 黃泰順(丁丁) 工程師
採訪 | 蒙宛筠 臨床心理師
丁丁首次在批踢踢實業坊高雄版及心理版發布一篇「我的輕度憂鬱症康復之路」的文章,內容描述的是自己在2017年7月得知罹患憂鬱症後,決定從台北搬回高雄,開始新生活並接受治療,歷經兩年,至今已逐漸康復,並重新找回生活步調的過程,引發上百人迴響及鼓舞。 為了能更深入了解他的心路歷程,心理誌很榮幸能邀請到本人接受採訪,就讓我們來看當天的採訪過程。
許多憂鬱症患者都擔心的工作問題‒「互利互助」就是解決之道
我發現憂鬱症對我「求職找工作」沒有影響,但對「工作上的能力」是有些影響,每次狀況都是「鬱症發作→無法工作→直接請假回家」的模式,請假頻率約每週1次。 剛開始面試時,我並不會透露自己是憂鬱症患者,我會先就職,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這是因為背後抱持一個工作信念:「老闆請我來就是要把工作完成,我只要有能力完成,老闆就不會因為疾病的關係辭退我,這也是我存在的價值。」。我發現,讓老闆知道你是可用之材後,當憂鬱症發作,公司自然也會幫助你,形成一種「互助」的概念。
記得某天在公司午休時,我突然非常的痛苦,明明很舒服地躺著吹冷氣,腦中卻不斷浮現自殺可以解決一切的想法,嚴重到無法繼續上班,於是鼓起勇氣和隔壁同事求救,然後再用最後一點力氣跟主管報告:「我好像憂鬱症發作了,很想自殺。」,主管手足無措的問我:「那所以呢?」,我回應:「我需要請假」,其實主管當下是不知該如何處理的,所以我就盡量理性地和他說明自己的需求,後來人資發現假單上寫的是「憂鬱症」,於是往上呈報老闆,老闆只指示主管好好照顧我,還叮囑:「這員工很好啊!他有憂鬱症還主動提出,並且自行就醫,這樣很好。他的工作盡量不要給太多。」,這件事過後,發現老闆和主管其實都能體諒我的狀況。
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異樣眼光‒「用理解化解恐懼」
某天,一位前輩看到精神疾病患者把自己母親的頭砍掉的新聞時擔心:「精神疾病患者搞不好都會砍人頭。」,因此當我憂鬱症發作期間,都盡量不和這位前輩接觸。直到病情穩定,試著跟這位前輩談我是憂鬱症患者,和他談我發作時的痛苦,透過規律服藥、心理治療,所以已經穩定下來了。這位前輩從原本的害怕轉化為關心、憐憫,我想對方可能因此會對我貼標籤,但至少他不再是恐懼我,而是「了解」。
找不到合適心理師的挫折‒「自我負責→慢下來→自我賦能→反思與維持」
其實在更換心理師的過程確實感到很絕望,也曾因不合適的轉介而感到憤怒,但冷靜思考:「如果連我自己都不努力去尋找,絕對不會有人自動把心理師給我,所以只能靠自己,並且為自己負責,我才有可能會好」,於是就堅信這樣的信念持續找尋。
陸續嘗試很多心理師都感到不投契,後來反而回頭找一位兩三年前曾替我治療,心中認為「還行」的心理師,當初離開是因為那位心理師把我所說的事情藉由人偶做分析,但我卻覺得療程太慢了,心裡著急的想:「你就直接跟我說答案就好,分析是無法快速解決我的問題的。」,因此離開找其他心理師。兩三年後再回來,則是因為覺得自己無藥可救了,與其著急,不如換個心境-慢下來配合心理師的步調吧!轉換想法後,反而開始有收穫,生活逐漸改變,心理師也鼓勵我為自己賦予力量,慢慢茁壯。
其實心理治療外,我嘗試過很多活動(如:爬山、重訓、參加活動),讓自己出門、逼自己參與活動,且至少持續兩三個月變成習慣。做完每種活動或運動後,也都會反思這項活動對我的幫助,有幫助的話,就鼓勵自己持續。
心理治療中的覺察‒「過去忽略的,反而是內心最在意和重要的癥結」
因為我一直以來都是做自費的心理治療,每次會談都有時間限制,為了把握時間,心理師會請我在家先把腦海中讓我困擾的事寫下來並分類內容,我自己也會額外重整這些困擾事情背後可能的意涵,為的是去覺察自我的內在想法,從中了解哪些是我最在意的事,與心理師一同討論。透過這樣反覆練習,我才逐漸覺察到過去可能忽略,但卻是內心在意和重要的議題。
身為過來人一路走來的衷心建議:「先接受自己真的得了憂鬱症」
憂鬱症剛發作時,我是擔任醫院的資訊工程師,對於罹患憂鬱症,只願意去診所拿藥,心裡卻很逃避,直到搬回高雄上班幾個月,再次憂鬱發作且更嚴重後,體會到「唯有先接受自己才能面對問題、接受治療」,才開始積極面對。歷經7~8個月,心理治療幫助我消除了憂鬱根源,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也已確認我康復;現在雖然偶爾還是會有負面情緒,但已經很明顯與當初崩潰程度不同,所以也給我信心,慢慢確信自己已逐漸康復,相信大家最終也能踏上屬於你們的康復之路。
受訪 | 黃泰順(丁丁)
學歷 | 交大資工系
現職 | 傳產網頁前端工程師
粉絲專頁 | 跨域交流Open Mic
採訪 | 蒙宛筠
學歷 |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心理所
現職 |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臨床心理師 /心理誌編輯委員
粉絲專頁 | 蒙小波的臨床心理師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