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公會會員暨所屬臨床心理師們,大家好:
在7月14日的理監事會中,我接下了林淑梨理事長的責任與義務接任理事長,心中誠惶誠恐,準備面對接下來一年任期的挑戰。全聯會過去8年在創會王守珍理事長及接續的林淑梨理事長的帶領下,以及歷屆理監事和各地方公會的努力下,已經打下一定的基礎,然而會員權益的爭取和維護、專業的繼續發展、領域的向外擴展和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就像是一場接力賽,需要繼續向前邁進。然而這些與臨床心理師的生存和發展有關的宗旨與願景,事實上正嚴酷地因整體社會環境的變化開始出現挑戰。在政府組織調整上,「衛生福利部」已經掛牌成立,其中與我們有關的「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和另一個與國家長期照護政策有關的「護理及健康照護司」皆開始運作;在與臨床心理師有關的修法或立法上,過去幾個月來,學會郭乃文理事長與全聯會林淑梨理事長和兩會理監事和各地區公會與學校老師,為了心理師法修正案奔波努力,精神令人感佩。但是在我參與的拜會行程中,聽到提案修正心理師應考資格的蘇清泉立委清楚表示,”現有心理師應考資格若繼續訂為碩士的前題,是要為國內心理相關學系大學畢業生建立國家考試管道,否則他會阻擋任何與心理師有關的立法提案”,此說法令我膽戰心驚,而其他立委諸公修法的聲音也開始孜孜作響,對於我們而言,向立委諸公遊說我們的想法並爭取支持、甚或在立場不同時斡旋協商似乎是未來難以迴避的問題。
另一個「衛生福利部」正在研擬的「自殺防治法」,也正在辦理公聽會階段,面對這些社會環境變化的因應措施,也許不是全聯會可以單獨完成的,但是全聯會應該可以和學會一起合作,與相關政府部門、立委諸公建立積極的對話和溝通管道,希望藉此爭取和維護臨床心理師的權益。
過去幾年,全聯會積極參與衛生署(今衛福部)推動的教學醫院教學費用補助計畫(也就是所謂的二年期臨床心理師訓練計畫),今年10月我們會繼續與醫策會合作辦理「臨床教師師資培育營」,也會開始進行全聯會的臨床教師認證(非強制性),更希望下半年在全聯會網頁推出「教學費用補助計畫專區」平台,提供各教學醫院一個可以介紹自己醫院的教學師資、教學環境、教學計畫、教學特色和聯合訓練機制的環境,此外這個平台也會設有教學討論區供各個醫院的臨床教師進行臨床教學技巧和經驗的交流與分享,我們希望在這個平台逐漸建構起各個臨床心理學門在不同教學醫院間訓練內容的共識,並放在平台供大家參考。也希望未來這個平台能對偏鄉地區的新進人員訓練提供幫助。今年會員大會決議,希望全聯會辦理繼續教育積分的認證工作,我們已經開始進行規劃工作,希望能設計出與學會現行辦法一致的內容,藉由擴大整體審查容量、改善審查的速度。此外,大家也要想一想,我們的服務方法或模式,是否已經不敷服務對象和機構的要求,需要進行更符合市場需要的調整。這個部分未來全聯會可以進行調查,並針對調查結果委請該領域的學者專家提供教育訓練或改善方案。
記得數年前全聯會曾經邀請亞洲大學柯慧貞副校長介紹臨床心理師的藍海策略,今年我們看到已有地方衛生局所開始徵聘公職臨床心理師,徵聘人數雖少但後續效應值得期待,這個方向也值得全聯會繼續努力。但是面對目前多數臨床心理師身處的紅海,全聯會還是有許多可以努力的方向。例如許多醫學中心規模很大,但是臨床心理師人數卻很少且分屬不同科部,力量難以集中。所幸我們看到國內醫界龍頭的台大醫院,在成立臨床心理中心後的成長與效益,不但臨床心理師的人數增加,提供的服務範圍也擴大,受到院方的肯定與重視。因此在適當的時機和醫院需求下,若能複製台大臨床心理中心的經驗和知識到國內其他醫學中心,將可造成此種經營模式由點到線的擴展,全聯會可以為此先做研究及準備工作。
臨床心理師是一個律己甚嚴、自我要求高的專業團體,但是在現今講求實力的社會生態下,人數就等同於實力。我清楚記得蘇清泉立委說政治就是數人頭,人數少就是沒實力,沒實力就是不被重視。話說得雖然不好聽,卻是目前臨床心理師的寫照。人數少除了需要擴增人數外,另一條路就是要交朋友,所以未來與政府部門、各個醫學與醫事專業的學會及全聯會、立法委員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和互動關係是全聯會努力的目標。我感受到這段期間許多人覺得受到挫折,對臨床心理這個專業希望追本溯源找到原點並訂定臨床心理師節,這個提案目前已有方向和進度,待確定日期後,全聯會將陸續提出激勵和獎勵臨床心理師的方案,並希望在未來的臨床心理師節表揚這些投入者。
最後,我要感謝理監事們和昀玲秘書長及富鴻的努力與協助,面對眾人之事,千頭萬緒,並不容易,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
理事長蔣世光
2013.08.16